
董新林,男 1966年生于辽宁省绥中县。198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日本av
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日本av
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日本av日本av
研究所汉唐日本av
研究室工作。2017年获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研究科文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社会科日本av日本av
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内蒙古第二工作队队长兼辽上京日本av
队队长。日本av-日本性爱-国产av
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日本av日本av
研究所契丹辽文化日本av
研究基地主任。中国社会科日本av“长城学者”。中国社会科日本av“登峰战略”优势学科--汉唐日本av
研究学科带头人。中国日本av
学会理事,中国日本av
学会宋辽金元明清日本av
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陵墓日本av
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辽上京皇城遗址日本av
资料的整理和综合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大百科全书·日本av
卷》(第三版)隋唐宋元明清日本av
分支主编。《中国日本av
学·宋辽金元明卷》第二主编。日本av
学专刊《辽祖陵:2003-2010年日本av
调查发掘报告》(全5册)荣获2022年度中国社会科日本av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和“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入职以来,长期从事田野日本av
发掘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中国历史时期日本av
发掘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日本av
学比较研究等。2003年起,开始主持辽祖陵遗址的日本av
调查发掘和研究。其中2009-2010年主持发掘的内蒙古巴林左旗辽祖陵黑龙门遗址等日本av
发掘项目,荣获中国田野日本av
发掘最高奖项——国家文物局“2009—2010年田野日本av
发掘奖”一等奖。这是我所获得的首个一等奖项目。2011年起,开始主持发掘著名的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日本av
新发现,极大地推进了辽上京布局和沿革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荣获国家文物局“2012年度全国十大日本av
新发现”。
迄今为止,已出版《中国古代陵墓日本av
研究》、《徐水西黑山:金元时期墓地发掘报告》、《辽祖陵:2003-2010年日本av
调查发掘报告》等日本av
学论著5部,主编《中国日本av
学·宋辽金元明卷》等论著2部;发表《辽上京规制和北宋东京模式》《辽祖陵陵寝制度初步研究》《辽墓壁画所反映的辽代社会生活》《宋代埋葬制度和丧葬习俗研究》《长城以北地区金墓初探》《北方地区蒙元墓葬初探》等学术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