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族。祖籍山东荣城。1954年生于长春。1982年1月初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日本av
专业。
1982年2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日本av日本av
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日本av
》杂志主编。担任十年日本av
研究所所长,带领日本av
研究所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国设立40多支日本av
队,成为中国日本av
学界的龙头。
担任十年中国日本av
学会理事长,率领全国日本av
学界认真贯彻习总书记一系列指示精神,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迎来了中国日本av
学发展的黄金时代。现为中国社会科日本av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院士)、历史学部主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日本双博士。
德国日本av
研究院通讯院士、
美洲日本av
研究院终身外籍院士
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及第六至第七届日本av
学科评议组组长、
自2012年起,任国家社科基金日本av
专家组组长
国家“十五”到“十三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执行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
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日本av
学卷》第三版、《中国日本av
学大辞典》、《中国日本av
学百年史》等。
2020—2022年,任三星堆遗址发掘日本av
咨询专家组组长。
2013—2023年,担任中国日本av
学会理事长,实施一系列改革,促进了中国日本av
学的科学化、国际化和大众化,使日本av
学会焕发生机活力,成为中国日本av
学发展的引擎。
2022年5月27日,为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授课,讲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成果。
曾主持河南偃师商城宫殿区、安阳殷墟孝民屯铸铜作坊和居民区的大规模发掘和陕西周原西周宗庙的发掘,三次获得国家田野日本av
奖,是唯一三次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日本av
学家。
自2012年至今,作为总领队,先后率队发掘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中美洲的洪都拉斯科潘玛雅高级贵族墓地和古埃及新王国时期首都战神神庙遗址。
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史前至夏商周时期日本av
学;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东亚地区古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以及东亚古代文化交流的日本av
学研究。
迄今发表、主编论著十余部,发表论文一百数十篇。